1

喬安為何要捐助成立「生命禮儀研究中心」?

 

讓生者安心 讓亡者安息

如果沒有明天了,要怎麼說再見?
該如何說、說什麼,才能讓離去者走得從容、沒有遺憾,遺族家屬盡釋思念、獲得安慰,最終能積極面對人生,繼續向前?

喪葬儀式就是我們「說再見」的方式。

華人社會一向忌諱談論死亡,總覺得這是非常不吉利的話題,是對活人大不敬的表現。但隨著現代觀念的轉變,越來越多人能夠以理性、務實的態度來看待身後事,希望藉由合宜的喪葬儀式,讓往生者道盡對這個世界的依戀和不捨,讓喪親者盡情宣洩哀傷與不安,並進一步幫助他們建立彼此之間的情感支持,一同在儀式過程中逐漸接受親友離去的現實,在儀式完成之際,體會生命歷程的句點,以便收拾悲慟,重新出發。

雖然人類社會各個民族由於文化與宗教的不同,造成喪葬儀式差異甚大,但研究發現,看似南轅北轍的儀式中仍有許多共通之處,可以滿足喪親家屬、後代子孫與社區基本的需求。這些共通之處包括:

  1. 訊息公告:向家族與社區宣告亡者去世的訊息。
  2. 提供協助:提供喪親家屬物質與心靈的協助。
  3. 照顧死者:以合乎社會與公眾利益的方式來處理遺體。
  4. 安撫心靈:藉由喪禮儀式的舉行,撫慰喪親家屬的傷痛,並且緬懷死者。

生命禮儀 合宜的喪葬儀式應該建立在宗教、哲學、社會改變與喪葬處理技術的基礎之上,意即:藉由宗教對於死亡的詮釋,確定今世生命的內涵,並且提供了今世以外的生命可能,使得承受親友離去痛苦的人們更能接受這樣的現實;哲學則將死亡的意義延伸到家族、社會與國家,使個人與整體人類文化相連結,使個體之死亡不會是意義的消逝,而會成為文化傳承的一環;社會改變與喪葬處理技術更以現代、務實的角度來處理死亡,使宣告生命終站的方式可以回應人們的期待,得到社會的支持。

少子高齡化的新藍海

1993年,台灣地區六十五歲以上老人達到總人口數的7%,使台灣正式跨入聯合國定義中的「高齡化社會」之列。之後的十幾年間,台灣老化的速度像坐了雲霄飛車般,越來越快,至2008年,台灣老人人口比例一舉破了10%。根據行政院經建會的推估,2025年,台灣老年人口將達到總人口數的21.1%,成為「超高齡社會」。
人口快速老化,新生兒卻逐年遞減,「高齡少子化」已是大勢所趨,也助長民眾對「生前契約」的高度需求。
所謂的「生前契約」,就是為「當事人」在生前預約訂購的一份身後事禮儀執行合約,形同保單。由於死亡向來是華人社會忌諱、抗拒的話題,國人對相關的規矩和制度不甚理解,往往要等到事發時,才在無奈慌亂中,任不肖業者擺佈、宰割。

一個既存的現實是:台灣的喪葬費用平均須30-40萬,卻有約40%的家庭一時無法拿出這筆費用,如此高昂的喪葬費用,勢必造成多數遺族家屬的一大負擔。

「生前契約」的概念在國外已行之有年,在美國的普及率達80%,日本達60%,但台灣卻不到3%,顯示這個產業擁有遼闊的發展空間,可望有數兆元的市場需求。
殯葬業是提供「感動服務」的產業,而生前契約則可以「預約感動」,我們可以說,生前契約的普及率是評估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指標之一。
大勢所趨,誰願意在這片藍海中辛勤耕耘,誰就能開創先機!

一流的公司訂規則

一流的公司訂規則,二流的公司創品牌,三流的公司做產品,四流的公司當代工--我們矢志成為訂規則的一流企業!
做出規模,就能掌握規則的制訂權,成為規則的制訂者。

喬安網路平台股份有限公司推出「安家30專案」,將以秋風掃落葉之姿,迅速放大規模,再以規模來取得規則制訂權,訂定合情、合理、合法的新殯葬規則。

我們的信念獲得了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的認同,促成了兩造的合作,共同成立「生命禮儀研究中心」。我們邀請該系扮演評鑑者的角色,依其深厚的生死學基礎,適度導正現存的殯葬繁文縟節,保留有意義、對生者有益之處,去除令人煩惱或畏懼的儀式,期許最終建立一套能感動人心、發人深省、體悟生命的殯葬禮儀規則。我們深信,好的殯葬禮儀,應該將哲學的思維與意念融入、貫穿在儀式的細節中,以彰顯生死的意義,讓每一場殯葬儀式都能讓參與者身心獲得感動,就像洗了一次心靈的澡。
「生命禮儀研究中心」將針對禮儀服務設計出一套標準制度,並由該中心主導相關的考核評鑑,為喬安提供的禮儀服務品質把關。另一方面,該中心亦將提供完善的教育訓練,幫助喬安公司參與這項附加服務的人員,能夠獲得對生命正確的認知。

殯葬本身極具文化與社會意涵,對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大意義。因此,我們希望能站在求社會進步的高度上,多做一些事,讓台灣社會變得更好。

讓生者安心 讓亡者安息

如果沒有明天了,要怎麼說再見?
該如何說、說什麼,才能讓離去者走得從容、沒有遺憾,遺族家屬盡釋思念、獲得安慰,最終能積極面對人生,繼續向前?

喪葬儀式就是我們「說再見」的方式。

華人社會一向忌諱談論死亡,總覺得這是非常不吉利的話題,是對活人大不敬的表現。但隨著現代觀念的轉變,越來越多人能夠以理性、務實的態度來看待身後事,希望藉由合宜的喪葬儀式,讓往生者道盡對這個世界的依戀和不捨,讓喪親者盡情宣洩哀傷與不安,並進一步幫助他們建立彼此之間的情感支持,一同在儀式過程中逐漸接受親友離去的現實,在儀式完成之際,體會生命歷程的句點,以便收拾悲慟,重新出發。

雖然人類社會各個民族由於文化與宗教的不同,造成喪葬儀式差異甚大,但研究發現,看似南轅北轍的儀式中仍有許多共通之處,可以滿足喪親家屬、後代子孫與社區基本的需求。這些共通之處包括:

在網路時代中,企業的生存競爭變得更為全面且嚴酷,一個事業體必須發展出創新事業模式或創新服務,能夠放大格局,擁有訂規則的氣度和高度,才具備高度成長的條件。

我們正在訂定創新的規則,因此,這裡充滿了機會。

 

「安家30專案」簡介:

http://www.jaintercare.com.tw/ja30.htm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care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